@建筑专题V王曦:目前大多城市都在做着既
有建筑改造的项目,并且大多集中在节能改造方面。但是一次次的自然灾难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既有建筑不仅需要节能改造,抗震加固改造也不容忽视。那么,就现有的加固改造而言,都有哪些难处?如何做好加固改造的工作呢?
@郑欣宜:目前来说,
抗震加固还没有普及操作,但是技术应该不是问题。比如框架结构的加固技术、增大截面法、粘钢加固技术、碳纤维加固技术、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不锈钢胶线组合物砂浆加固法、外加圈梁柱法等。此外,对于既有工业厂房的外加托架拔柱托换,可以对墙加一个托换刚架,也可以对内部框架进行托换技术。
@无语:其实,也还是有一部分建筑已经做过抗震加固的改造,像北京玫瑰园别墅,里面有一个柱子,影响使用功能,要把柱子拔掉,给边儿上的柱子加钢筋加固后,再将柱子砸掉。也可以采用平移技术,有的房子要拆掉,并且还要在别的地方重建,费用一般为新建建筑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特别适合需要保护的历史文物建筑。
@心如止水:当然,既有空间的结构跨度大、人员密集,结构的安全性更加突出。由于设计、施工和业主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要减少病害。比如首都机场收费站,建成的时候上面是一层,后来觉得一层不好看,在上面又加了一层,加了一层之后,下面整个结构超载,当时这个房子是亚健康的,怎么诊治?不能拆,不能停,最后采取把屋面板全部去掉减轻中梁,上面换一个轻型板,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风轻轻:一定要有百年建筑的意识。通过我们的努力,要使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主体结构不需大修,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应加强检查与维修,保持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延长既有建筑的使用寿命。另外,规划一定要科学合理,严禁由于规划考虑不周导致建筑物刚投入使用就要拆除,对此要严格追究责任。严格控制既有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就由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房屋开发的拆迁,要综合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的评估,加大拆迁的环境与资源因素成本。施工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监理要把关。业主要正确使用,严禁改变使用功能,严禁野蛮装修。重要建筑一定要有定时检查维修制度。
@威廉:对于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既有住宅,其结构体系已严重老化,有重大防火隐患时可考虑拆除。对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的既有住宅,可以考虑开始进行抗震加固、节能改造和使用功能提升综合改造。对于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政府办公楼应考虑进行抗震加固、节能改造和使用功能提升综合改造,以提高抗震性能,达到节能要求。各项结构加固技术与方法都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做正确的使用。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开展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节能改造与使用功能提升综合改造将是今后建筑领域一项主要工作,我国的建设工作将要从以新建为主逐步过渡到新建与既有建筑改造并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