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8月19日,本报刊发稿件《团结小区西区32号楼居民质疑“新房”质量有问题 》,就呼和浩特市团结小区西区32号楼部分居民因质疑旧区改造后房屋质量问题不敢入住一事进行了报道。
■最新情况
8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了团结小区西区32号楼,住户刘先生告诉记者:“从2009年团结小区西区开始搬迁改造到2012年停止的3年多时间内,32号楼曾被拆迁公司部分拆除过,这引发了楼体结构的改变。2012年8月,新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呼和浩特市建委组织专家对32号楼进行了安全鉴定并出具了《团结小区32#楼专家鉴定报告》,当时的鉴定结果为楼房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重新加固。现在虽然32号楼的加固装修工程已经竣工,听说也得到了验收,但我们现在仅仅拿到了一纸加固工程的验收情况说明,这一张情况说明算是正规验收文件吗?我们还是对楼房质量不放心。”
■焦点关注
当日,记者看到,《团结小区32#楼专家鉴定报告》的鉴定结论为该楼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接着,刘先生又给记者拿出了由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的《关于团结小区32号楼加固装修工程验收情况的说明》,该说明仅有一页,写有参与验收的四方单位名称,简要阐述了该工程为合格工程,并加盖了新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公章。
■一追到底
8月26日,记者来到了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据设计科杨祥科长介绍,《团结小区32#楼专家鉴定报告》的确是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在新城区建设局的委托下,经相关专家实地鉴定后出具的。“如果居民不放心32号楼的楼体质量,可以去相关部门去查看一下加固装修工程的验收报告。因为工程验收情况说明仅仅是一纸说明而已,而工程验收报告则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合格后所出具的,这两个根本就是两回事。”杨祥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新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但该站站长不在办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站长向记者介绍:“居民手中那份工程验收情况说明加盖了我们监督站的公章,是有效的。在监督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发现该加固装修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当日,记者又联系到了新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程站长,程站长也给出了相同的答复。文/本报记者 郭 成 实习生 庞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