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因一处突然发现的“病害”进而演变为全桥封闭,五里墩立交的遭遇给整个城市的交通带来了莫大影响。昨天,记者再次前往封闭现场,施工人员正24小时不分昼夜进行维修前的加固施工,力争在15日完成加固,早日放行其他匝道的交通。
>>>加固措施
墩柱旁将建临时立柱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已经封闭的五里墩立交维修现场,现场3座“危险”桥墩此刻仍被长长的钢绳向南边牵拉着,绳索的一端拴住桥柱上方,也就是支座位置,另一端则被牢牢地铆在地上。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现场正在进行的就是正式维修前的加固工作。究竟怎样加固?
简单地说是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缆索锚拉墩柱,也就是记者所看到的利用钢索将有可能向外侧倾斜的立柱“拉住”。
另外由于支座老化,不仅立柱有向外侧倾斜的现象,梁体也有向曲线外侧偏移的情况出现,所以,施工方将对梁体进行限位措施,增加楔块形成简易的临时支座来顶住梁体,控制梁体不再产生进一步位移。
除此之外,记者在现场看到,3根墩柱除了被斜拉的缆索捆住外,已经有两根柱子的周围地面被挖开,工人们正在植入钢筋等构件,下一步将进行混凝土浇筑继而搭设临时支架,未来会在3根柱子的东侧分别树起一根临时支撑的立柱,这3根立柱跟原先的立柱高度一样,辅助原有立柱。通俗地理解,就是在正式维修期间,万一发生原先立柱无法支撑住梁体的情况,会有临时立柱顶上去,尽一切可能降低倒塌的风险。
>>>施工困难
时间很紧任务有点重
“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紧”,昨天,封闭现场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任青龙说,从发现病害进行应急处理,到3日夜正式开始应急加固,力争在1月15日完成,留给加固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总计只有十来天的时间,“而事实上老桥的维修比起新建桥的难度大得多”。
据了解,由于天气预报显示最近几天可能会有雨水,目前现场都是在加班加点,24小时不分昼夜在赶工。一方面要确保现场安全,另一方面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加固。同时还将利用这段全封闭的时间里对五里墩立交全桥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测。
昨天在现场,记者看到,几辆登高车正在桥墩旁工作,工作人员站在登高车内,被举至梁体的位置,仔细检测每一个柱体、支座的位置。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检查每根立柱、支座是否都在原先的设计位置上,有没有发生位移,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要设法破解桥墩连锁
考虑到五里墩在全市交通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维修必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所以进一步评审下一阶段的正式维修方案也可谓箭在弦上。
因此,重新诊断病情后,下一步具体维修方案也比单纯更换支座要难。
相关人士介绍,五里墩立交桥墩支座使用的是“牛腿结构”,这种结构会给桥梁维修时带来困难。“就像多米诺骨牌,在五里墩你动一个支座,就会对前后的桥墩产生影响,必须用合适的技术来解决这种连锁反应,相邻的桥梁都要考虑到如何处理。”另外,眼下很快将到农历春节,随时可能降临的雨雪天气、施工人员将要放假等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
>>>现场提问
再次放行后是否安全?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最初发现A3匝道第4、5联桥分联墩支座老化变形后,通过进一步细致的检测发现,病害情况比最初预估得更严重,梁体向曲线外侧偏移、立柱向曲线外侧倾斜……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及时发现,这条匝道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
经过加固之后,匝道倒塌的风险将被控制。不过具体这个风险系数将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相关人士表示需要等加固措施实施完毕后,由设计单位最终测算并经专家评审后才能得出精确的数值,“但肯定会是在确保安全可控范围的前提下才会放行其它匝道。”
>>>网友在关注
我是琳琅:五里墩立交用一种悲怆的姿态向合肥展示了它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我是太阳的味道:转发扩散(两条匝道新放行)……不过,经过上周五一堵,怕是暂时缓不过来。
阿罗:桥封了,该咋办?上班不能迟到,下班不能早退,孩子上学,时间也很紧。
品品501:五里墩五里墩,五里墩完青阳路蹲;青阳路蹲青阳路蹲,青阳路蹲完淠河路蹲……
紫衣天使:在寒冷的冬天,早上要提前N小时N分,到公交站等车,晚上又要在寒风中挤车。太惨了……
天方十怒:给城市规划者们一个提醒,从数学角度来说,(道路设计)网状结构应该是比较好的,一个点或几个点出问题影响不太大。国外的大城市很少有像中国设计成环状的。(伍静、项春雷、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