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金亿 新闻动态 经营服务 加固产品 加固技术 工程案例 加固设计 人力资源 电子样本联系我们
    首 页 >> 行业新闻 >>列表
缺标准无监管,震区农房“加固”难
作者:jinyijiagu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4-5-14 8:25:38  点击:926
 芦山地震发生后,惊魂未定的杨有福想到的第一件事,是翻箱倒柜地找到一份发黄的农房险保单。没过多久,他得到1万元的保险赔款,这笔钱他用在了新房的钢筋加固上。

  芦山地震灾区农房损毁、严重破坏超过15万间。对于当地许多农村居民来说,这份由人保财险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出的“长效农房险”,为灾难中的人们“雪中送炭”。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款广受欢迎的保险产品仅推行了8年就宣告终止。人保芦山支公司经理左贵武表示,“2013年我们总共赔付了1700万元,但全年保费收入才1300万元左右。如果换成实力稍弱的保险公司,可能这一次地震就崩盘了。”

  芦山地震后,许多当地农户给农房投保的意愿大幅上升,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对建筑承保的前提就是符合国家抗震设防要求,但我国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离”,使得农房建设缺乏抗震设防的强制性标准。即使不考虑资金压力和大规模赔付风险,农房也很难成为承保对象。

  近年来,四川地震灾区从政府到农户抗震设防的意识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四川省明确提出将自建农房的抗震设防纳入强制性标准,住建部门也着手起草相关技术规程,各地农村一些不具备抗震能力的建房“土办法”也在逐步淘汰。

  但从总体上看,农房抗震设防能力建设依然值得高度重视。地震灾区一位基层干部对记者表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农房属于自建范围,怎么干基本自己说了算。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大量印发各种户型和施工图建筑图纸,培训农村工匠,保证每个村都有技术指导人员,但是对那些不按标准施工的也只能劝说和引导,没法强制要求。”

  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明确规范,一些抗震新型、实用技术也难以在基层大范围推广。芦山地震之后,曾有慈善组织在雅安灾区建设了十几套轻钢结构农房样板,由于工期快、抗震能力强,造价相对较低等特点,受到基层广泛好评。原本当地住建部门想要推广这种模式,但发现由于缺乏相应规范,这种轻钢农房无法验收,最终不了了之。

(记者江毅)新华社成都5月12日专电

 

上条新闻:云南省首个既有建筑隔震加固项目完工 填补该领域技术空白
下条新闻:镇江开展老旧危房安全排查,危房将加固改造
石家庄金亿加固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15
加固改造:13832181757 (张先生) 加固设计:13603219058(张先生) 材料销售:13785200782 (于先生)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6号海悦天地D座906室 邮箱:jyjiagu@163.com
冀ICP备11026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