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万柏林区荔梅社区梅园3号楼前面,一楼的何师傅查看施工人员刚维修好楼顶脱落的墙皮,这里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楼顶的墙皮脱落得很厉害,这次社区和兴华街办联系来施工队伍,对小区46幢楼进行检修。
荔梅社区主任郭晓云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楼都是1986年建成的,由于这里是比较早的居民小区,没有物业服务,居民楼也从来没有进行过维护和修缮,“房屋陈旧老化,尤其是楼房外墙年久失修,墙皮松动,随时都有脱落的可能,居民反映很强烈。”
“我坐在楼前晒太阳,拳头大的墙皮水泥块就掉在旁边,把我吓得不轻。”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何师傅一想此事,还是深感后怕。“楼顶外面有一个大缺口,里面的钢筋都已经露出来了,旁边还有很长的裂缝。”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小区里其他一些楼座前面也有,社区为此还贴出过告示,让居民注意高空坠物。“也听说过有砸住车的,有砸住东西的,要是哪天砸住了人,那可了不得。”居民曹女士说。
4月底,由街办出资,联系到工程队过来实地查看,随之施工队就开始入住施工,制定了维修计划,把每个有问题楼房的松动墙皮全部铲除,然后用水泥涂抹干净。 “一开始我们预算的维修面积,每栋楼也就是在100平方米左右,但是到了楼顶上一看,实际情况要比原来想的严重得多,最后每栋楼维修下来的面积几乎翻了一倍,差不多都在180平方米左右。”施工队负责人小郝说。
在维修时,施工人员在楼顶上架设安全绳,然后将身体探出楼外开始铲除和加固,“施工的那几天风大,在楼顶上被吹得不稳,而且还要注意楼下的居民和车辆,所以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地维修。”施工人员马师傅说。而且在施工中,因为楼顶边缘的形状非常细小,无法使用大型工具,全靠着施工人员用小铲子一点点地铲掉,再把水泥抹上去。
而今,46座楼都已维修完毕。
就老旧居民小区养护维修费用,本报报道的有政府部门承担的、有产权单位负责的,也有居民自己分担。其中,最难的要数无物业无产权单位居民楼,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居民楼有单位的房改房,也有拆迁安置房,房屋的产权多数是居民自己的。
这样的居民楼里生活居住着的大多数住户都不算富裕,有的人家承担数千元费用有心无力。这次兴华街道办事处出资,楼顶的墙皮修好了,以后还需要继续维护,所以现在荔梅社区综合居民区的实际情况,计划和区人大代表联系,建议成立无物业小区的维修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