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记者在胥香小学发现,经过一个暑期的加固改造,整个校园整体升级、焕然一新。作为主要教学区的北教学楼已经内外翻新,崭新的园林花窗,凸显了古典苏州的元素。置身在新校园里的孩子们,时不时摸一摸典雅的花窗、整洁的外墙,开心写在了小伙伴们的脸上。
姑苏区地处老城区,学校多数为老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新村配套学校,需加固的校舍较多。今年,姑苏区投入了1545万元,对带城、胥江、胥香、草桥、平江实小分校、留园中心湖田分校6所小学进行了校舍加固,总加固改造面积达7743平方米。“建设教育强区,校舍安全是基础。所有校舍经加固后,达到国家现行的校舍安全抗震设防要求,确保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姑苏区教育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报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蔡敏/文
商报记者 蒋世颖/摄
所用材料先要检测
力保学校平安稳固
为了提前学校的综合安全性,姑苏区把校安加固工程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做。胥江中心小学徐校长说:“我们学校属于老街坊学校,地处低洼地段,今年暑假以前,学校内部水电线路老化,雨污水管道不通畅,每到汛期,校区内都会内涝,平时还会遇到频繁的跳闸现象。”胥香小学总务处步主任介绍:“加固前,我们学校的总电表仅16千瓦的容量,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用电需求。哪怕是炎热天气,我们学校也尽量不用空调。”借助此次改造,在有限的资金下,工程优先考虑雨污水管道重排,水电线路重排,电表增容,彻底消除水电隐患。
此外,建筑材料的环保与否,也是师生家长们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姑苏区校安办要求:所有用于校安工程的建筑、装潢原材料都必须送至苏州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接受专业检测。只有通过检测,才能用于施工。施工结束后,施工方必须出具专业的环境监测报告。环境质量达标后,方能投入使用,确保师生们在“绿色环境”中学习。
重建迁建七所学校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姑苏区校舍安全工程还与学校布局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整合,优化全区的教育布局。今年,姑苏区不仅对6所小学进行了校舍加固,而且投资1亿原地扩建沧浪实小东校区。原校舍规模为4轨,而且校舍使用时间长,比较陈旧,已不能充分满足学校施教区周边住宅小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新建的沧浪实小东校区规模扩至6轨36个班,而且增设现代化设施,提高抗震标准,增设地下车库,为入读学生提供安全优质的校园环境。这样,既推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又有效地解决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问题,使整所学校提档升级。此项工程已于今年7月破土动工,目前新校舍的地基已经打好。
据悉,2009年至今,姑苏区结合区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科学规划,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重建、迁建金阊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杨枝小学、沧浪实小等5所学校原地重建了5栋教学楼,撤并调整了5所小学。
提升学校文化建设
去主题馆的人多了
姑苏区在实施校安加固工程的同时,还兼顾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校安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竣工加固改造校舍102917平方米,重建校舍110512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约7亿元。每处工程都请专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全面设计施工方案,在落实校舍加固要求的同时,也注重融入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元素。像今年实施的校安工程均邀请苏州科技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对各校的内部结构加固和外观均因地制宜地加以设计,外观设计更加彰显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绝大部分校舍沿用粉墙黛瓦的色调,辅以精致典雅的花窗,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更加侧重科技楼、图书馆等文化载体的投入,使校园整体风貌和内涵实力大为提升。
据介绍,姑苏区校安加固工程一直秉持兼顾文化的改造理念。如:2010年改造敬文实小校舍时,结合学校对优质图书馆的需求,在经过精心测算和全盘布局后,原地重建了新图书馆。新图书馆包含“文学沙龙”馆、“科技之光”馆、“书海拾贝”馆、“知识森林”馆等各具特色的主题馆。开馆后,深受广大师生家长们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