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今年暑期,运城市各中小学校校舍加固工程开始全面施工。
施工方将采用何种工程技术加固已建校舍?加固后的校舍能达到怎样的等级呢?记者日前多次进入市直校安工地就此进行采访。
重点加固楼梯、墙体和屋面
7月29日,在康杰二中1号公寓楼加固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座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空心楼板砖混式建筑如今里里外外都布满了钢筋铁骨,工人师傅们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冒着酷暑紧张而有序地施工。
“使用角钢加固可以增加楼板的支撑面,提高楼体的稳定性;增加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可以提高墙体刚性,增大抗扭能力;采用倒置式屋面叠合层加固楼顶可以增强楼体的整体性;楼梯间墙体加固采用钢筋网片浇注混凝土。”康杰二中校舍加固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吴杰向记者介绍说。
“就本次施工的市直9所学校来说,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以预制板砖混结构居多,而这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是非常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当时使用的水泥标号较低,砂浆强度差,造成墙体支撑不足;二是预制板楼板支撑面积小,遇到强震极易垮塌,会加重人员伤亡;第三,虽然楼梯多为现浇结构建造,但楼梯间墙体强度不够也容易造成倒塌,人员从楼梯疏散撤离时有可能受到伤害。”负责市直9所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的泽林公司副总孙义民解释说。
全部按照8度加固 高出国家规定标准
根据孙义民的介绍,运城此次加固完全按照8度设防标准加固,比国家标准还提高1度,目标是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在发生较小强度地震(5.5度)时,结构不允许发生任何破损;在发生设防烈度的地震(7度)时,允许结构构件发生损坏,地震后经过结构修复,能够继续正常使用;当发生罕见的超过设防烈度的大地震(8度及以上)时,建筑物可能内部损坏比较严重,结构无法修复,但不倒塌、不伤人。
在康杰二中1号公寓楼旁的材料工地上,工人张师傅正在用电钻加工支撑楼板的角钢、扁钢等加固材料。
吴杰介绍说,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之分。本次加固采用的角钢是不等边三角形构造,由设计方提供标准,施工方采购,在每层楼板与墙体结合处用对角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加大楼板的受力面积,提高楼体的稳定性。记者试抬后得知,所用的角钢,每一块都超过100公斤。
针对墙体砂浆强度差导致墙体支撑性差的问题,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案是用直径6毫米粗的钢筋对墙面整体布网,再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另外,增加钢筋混凝土组合柱也是增强墙体刚性的好办法。钢筋混凝土组合柱是由11根拇指粗的标号14毫米螺纹钢筋浇筑混凝土构成。
记者在1号公寓楼看到,在每个纵横墙交接处都浇筑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柱,每层有38根之多,大大加强了墙体的刚性和抗扭力。
倒置式屋面叠合层是指在楼顶平面上先铺设一层防水材料,再铺上钢筋网片用混凝土浇筑,然后再铺设一层防水材料。屋面叠合层能够大大增强建筑的整体性。
施工方增加人手 24小时作业保工期
据了解,本次市直9个项目学校工期合同要求,新建工程工期153天,2010年12月底前完工;加固工程工期60天,8月25日前全部完工。但一些加固项目投标时间较晚,开工才十多天。
康杰二中项目经理张恒杰向记者诉苦说:“我们项目部7月17日中标,7月22日就进校开始施工,合同要求8月底之前必须全部完工,前后工期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原来像这样规模的工程投入100名工人足够了,但现在工期这么短,为了保证如期完工,现在我们不得不抽调力量投入300多人,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更何况,加固工程不同于新建项目,拆除工作量大不说,主要是受施工场地的局限,大型机械根本无法投入使用,只能更多依赖人力。”但他同时表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将努力去克服,保证工期和质量,时间不等人,快开学的娃娃们耽搁不起。
新建校舍一步到位 打造永久性建筑
在市直人民路小学,记者看到,该校主教学楼希望楼西边的二层危房小楼已经彻底拆除,在原址上新建楼的地基已经开挖。
校长聂明智说,学校主教学楼前的两层小楼建于1992年,属空心预制板砖混楼,前些年该楼出现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裂缝、门窗扭曲等情况。经城建检测部门检测被确定为C级危房。这次校舍安全工程将其彻底拆除新建,新建楼将按照8度设防标准建设,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
据了解,本次校安工程人民路小学共新建1栋、加固两栋,工程完工后,该校将彻底消灭危房。
据运城市教育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运城市今年规划改造817所学校,目前已有9成多开工。市直校安项目共计9所学校,目前均已开工。
记者 杜磊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