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南昌近20年,累了
本报南昌讯 首席记者左阳天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南昌曾大规模建设城市立交桥,数量之多一度领先全国省会城市,这些桥梁在服务南昌多年后也开始面临病害。日前,南昌市桥梁加固维修(三期)工程已通过南昌市发改委立项批复,工程将于今年2月开始施工,8月竣工投入营运。
随着南昌市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城市拥堵现象日益加重,一些城市立交桥对缓解市区交通“瓶颈”状态,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据了解,南昌市城市桥梁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预期寿命为100年。在桥梁存续期间内,由于车辆,特别是超重车辆行驶,以及外界各种因素作用和影响,许多桥梁结构产生了病害、出现缺陷,严重的已影响到桥梁正常使用。为了保证交通畅通,该市急需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和改造。
该工程建设主要对司马庙立交桥、南京西路立交桥等29座桥梁进行维修加固;对解放西路立交桥、司马庙立交桥等7座桥梁进行涂装美化;对抚河路孺子路口地道、电信大楼地道等5座地下通道进行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估算3920万元,所需资金在南昌市重大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和城维费计划中各承担一半。
另据了解,青山湖区老年人康复护理中心建设项目获200万元投资。该投资属于省发改委安排的全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作为国家养老试点项目配套,该建设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其投资资金将专款专用,其项目进展情况将每月报南昌市发改委。 |